热点资讯
揭秘人社部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两个新职业
发布时间:2020-07-26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职业定义
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主要工作任务
1、按照工艺指导文件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完成作业准备;
2、按照装配图、电气图、工艺文件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使用工具、仪器等进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装配;
3、使用示教器、计算机、组态软件等相关软硬件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交互界面、电机等设备和视觉、位置等传感器进行程序编制、单元功能调试和生产联调;
4、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进行生产过程的参数设定与修改、菜单功能的选择与配置、程序的选择与切换;
5、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工装夹具等装置的检查、确认、更换与复位;
6、观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的状态变化并做相应操作,遇到异常情况执行急停操作等;
7、填写设备装调、操作等记录。
当前就业人群分析
在汽车制造、3C电子制造、五金制造、陶瓷卫浴、物流运输等各个行业都已经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这部分从业人群呈现以下特征:
1、年龄分布
18岁及以下占比0%,18-24岁占比24.44%,25-29岁占比18.52%,30-39岁以上占比28.89%,40-50岁占比21.48%,50岁以上占比6.67%。新职业不仅是新人进入职场的新选择,更是个人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

2、所在企业规模
20人及以下占比5.39%,20-99人占比17.78%,100-499人占比36.3%,500-999人占比11.11%,10000-9999人及以上占比20%,10000以上的占比8.89%。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所在企业规模分布均匀,大、中、小、微型公司都需要系统操作员推动转型。

3、薪资水平分布
45%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2倍,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薪资。

4、职业需求
67%从业人员中的企业或公司是有在引入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制造生产线作为生产设备的,可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岗位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

职业发展通道
根据职能划分,一般的机器人企业内部技师级员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工种。
首先是工程师的助手,主要责任是协助工程师出机械图纸、电气图纸、简单工装夹具设计、制作工艺卡片、指导工人按照装配图进行组装等。
其次是机器人生产线的试产员与操作员。以水龙头打磨抛光为例,此类岗位要根据水龙头打磨抛光工艺,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示教操作或离线编程,并调整打磨抛光系统各项参数,使机器人系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类员工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总装与调试,在装备生产企业根据调试文件完成机器人单轴闭环参数调整、机器人标定、运行演示程序并调整相关参数,最终使得机器人能达到出厂状态。
而引进机器人的企业本身常常缺乏维修能力,因此高端维修或售后服务人员也必不可少。在机器人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岗位的员工,需要根据故障提示代码进行初步检修,能清晰的汇报现场情况,并在技术人员远程支持下解除故障。能按照流程进行机器人系统标准配件的更换。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或将形成“技术人员+普通作业员”的标配,而且未来企业对懂机器人技术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
未来发展需求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机器人应用人才出现巨大缺口,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作为应用环节的关键一环,这类岗位人才需求巨大,正是由于机器人工程师的大量需求以及对专业性的要求,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薪资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如:技术操作工参考薪酬5500~7000元/月,而工业机器人维护工程师7000~1万元/月,系统集成工程师2万元以上/月。由于地区不同,薪资水平也会有一定差距。不仅针对从业者,工业机器人在行业方面也是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从业者、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吸引力。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职业定义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与诊断、维修及预防性维护与保养作业。
主要工作任务
1、对工业机器人本体、末端执行器、周边装置等机械系统进行常规性检查、诊断;
2、对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驱动系统、电源及线路等电气系统进行常规性检查、诊断;
3、根据维护保养手册,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零位校准、防尘、更换电池、更换润滑油等维护保养;
4、使用测量设备采集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运行参数、工作状态等数据,进行监测;
5、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与维修;
6、编制工业机器人系统运行维护、维修报告。
当前就业人群分析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对就业结构、就业形态、就业质量及就业制度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在我国,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给速度趋缓,“招工难”现象逐渐凸显,人工智能带动的“机器换人”成为缓解用工紧张的有效途径。
这部分从业人群呈现以下特征:
1、年龄分布
1、年龄分布
18岁及以下占比0%,18-24岁占比24.44%,25-29岁占比18.52%,30-39岁以上占比28.89%,40-50岁占比21.48%,50岁以上占比6.67%。
新职业不仅是新人进入职场的新选择,更是个人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

2、学历分布
44.44%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是专科学历,1.48%为硕士研究生,45%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就业门槛低。

3、所在企业规模
20人及以下占比5.39%,20-99人占比17.78%,100-499人占比36.3%,500-999人占比11.11%,10000-9999人及以上占比20%,10000以上的占比8.89%。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所在企业规模分布均匀,大、中、小、微型公司都需要系统运维员推动转型。

4、薪资水平分布
45%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2倍,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
5、职业分布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从业工作人员中32.5%是在汽车制造行业就职的,26.5%是在3C电子行业,16.89%是在金属和机械行业,12.89%是在橡胶和化工行业,11.22%是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就职,同时这些行业也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制造行业。

6、职业前景
84.93%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从业人员中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是抱乐观态度的,可见这个职业的离职率和转岗率是很低的。
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下,相信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从业人员会越来越多。

职业发展通道
根据职能划分,一般的机器人企业内部技师级员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工种。
首先是工程师的助手,主要责任是协助工程师出机械图纸、电气图纸、简单工装夹具设计、制作工艺卡片、指导工人按照装配图进行组装等。
其次是机器人生产线的试产员与操作员。以水龙头打磨抛光为例,此类岗位要根据水龙头打磨抛光工艺,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示教操作或离线编程,并调整打磨抛光系统各项参数,使机器人系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类员工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总装与调试,在装备生产企业根据调试文件完成机器人单轴闭环参数调整、机器人标定、运行演示程序并调整相关参数,最终使得机器人能达到出厂状态。
而引进机器人的企业本身常常缺乏维修能力,因此高端维修或售后服务人员也必不可少。在机器人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岗位的员工,需要根据故障提示代码进行初步检修,能清晰地汇报现场情况,并在技术人员远程支持下解除故障。能按照流程进行机器人系统标准配件的更换。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或将形成“技术人员+普通作业员”的标配,而且未来企业对懂机器人技术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
未来发展需求
中国作为连续五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每年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上线”,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15万台左右,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超过80万台,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制造业的各个角落,而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调试、故障排除以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的工程师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缺口最为突出。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机器人应用人才出现巨大缺口,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作为应用环节的关键一环,这类岗位人才需求巨大,正是由于机器人工程师的大量需求以及对专业性的要求,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薪资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如:技术操作工参考薪酬5500~7000元/月,而工业机器人维护工程师7000~1万元/月,系统集成工程师2万元以上/月。由于地区不同,薪资水平也会有一定差距。不仅针对从业者,工业机器人在行业方面也是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从业者、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吸引力。
以上内容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学工业机器人选安徽万通
学工业机器人选安徽万通
安徽万通专注职业教育32年,且多次上榜央视,大品牌有保障。我校迎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运营工程师等热门专业,致力于培养市场紧缺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我校还非常重视学子就业问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单位,目前已与安徽新工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双方将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行业紧缺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